導覽資訊

國家文化記憶庫

富興茶業文化館簡介 


設計優化前的一樓平面圖
(建築師:林志成、檔案提供:曾祥紘)


#兩大動力

重油動力
茶廠內一樓可見整列的傳動軸承及傳動皮帶,接著製茶設備。內燃機動力就是重油動力,透過動立軸承帶動整個生產線,包含了揉捻機、解塊機、浪菁機...部分仍保留展示。
動力軸承帶動每一臺機械,透過皮帶上輪子的大小調解每臺機械所需的運轉速度,讓製茶的流程透過機械減少人力增加產能。  


#兩大動力

炭火熱能動力
在無水、電源的年代,燃燒重油與燃燒柴火成了運轉茶廠的動力來源。圖中的鍋爐與磚砌的灶口為當時添加柴火及產生熱能的動力來源。

炭火與內燃機能供給的機具數量不盡相同,內燃機一啟動便帶動整組製茶機具,而炭火只提供單一種機具。


#揉捻

傑克遜揉捻機

傑克遜揉捻機是英國統治印度期間,專為製作紅茶發明的製茶機具。製作紅茶在揉捻的力道上較其他茶類大且講求量能夠多,在當時替老茶廠節省大量的人力與時間。


#揉捻

手搖望月式揉捻機

這台手搖望月式揉捻機為西元1944年(民國33年)建廠第一台購入的機具 ,主結構為木製品,揉捻的半月倒碗型體稱為望月式,為日人望月太郎發明,動力來源是旁邊的手轉輪盤。
現今看見的望月式揉捻機只是將動力改成電源發電,改裝皮帶用馬達帶動。 


#揉捻

中揉機

中揉機的功能在於揉捻,並在過程中用高溫加以乾燥,使茶葉成條索型。
高溫來源是透過蒸氣使中揉機達到加溫烘乾的效果。 


其他

 蒸茶機

因應日本需求製作煎茶才設立的設備,作用於透過蒸氣高溫停止茶菁發酵和減少茶菁之菁味。

 萎凋

萎凋的過程需要的空間較大,所以整個二樓都是萎凋場所,設萎凋層架及萎凋盤,更有數面木製大窗戶調節溫度濕氣。
茶菁採收後置於萎凋盤室內萎凋,使葉變為適於揉捻、適於醱酵之狀態,減少烘焙時必需蒸發之水含量。
圖為當時所使用之萎凋盤,由竹編製而成,現置於茶廠一樓天花板。

 解塊機

茶葉揉捻後因汁液揉出附著在茶葉面上容易結成塊,透過解塊機能打散已結塊的茶葉,便於乾燥,幫助成型為條索狀 。
西元1944年(民國33年)建立茶廠時與其他製茶機械一起為茶廠量身訂做,當時以生產紅茶出口為大宗,此機械便是製作紅茶製程必要之機器。 


 甲型乾燥機

西元1944年(民國33年)建廠時就一併購入 。在外觀與功能上跟現今普及的甲型乾燥機幾乎沒什麼不同,只是動力來源完全不一樣,甲型乾燥內部有鏈帶帶動無需人力操作 。

 乙型乾燥機

作用於茶葉的二次或初次乾燥,其操作方式需依靠人力,且是經由燒炭加熱鍋爐產生熱能發動。

創生地圖

峨眉、我家

厝邊頭尾

地方生態圈

富興國小特色班

從根扎起

捐地助廟結社

在峨眉,曾家就是你家

茶香以外

農業、食品創新合作
歡迎青農合作洽詢
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